北宋诗歌的窠臼(北宋诗歌的代表人物)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北宋诗歌的窠臼,以及北宋诗歌的代表人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杜甫的成就
1、诗歌成就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和他在律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响了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创作。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2、杜甫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他笔下,突出地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他大胆抨击权贵官吏军阀的罪恶,甚至指向执政者。他的诗,由于广泛、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由转衰的种种现实,而被称为诗史。杜诗语言精美,韵律谨严。“沉郁顿挫”是他的基本风格。
3、杜甫的成就如下:杜甫诗“有集六十卷”,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
北宋词人贺铸是什么身份?虽出身贵族,却沉于下僚
贺家是北宋的一个武官世家。贺铸的高祖、曾祖、祖父都是朝中侍卫,其父也是内殿崇班、阁门祗候。北宋开国君主宋太祖赵匡胤,其发妻孝惠皇后贺氏即与贺铸同族。而贺铸的发妻是宋朝宗室之女。其岳父为宋宗室济国公赵克彰。 所以无论是看哪一段姻亲关系,贺铸都是实打实的北宋贵族。
贺铸,北宋词坛的“鬼才”,以其深情词句闻名。出生于显赫家族,却饱受出身之累,少年时的他豪气干云,喜好议论时事,但仕途坎坷,屡次改任微末小职。他的词作如《鹧鸪天》与苏轼的《江城子》并称双绝,展现了他的词中鬼才之誉。
贺铸,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出生于卫州。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东山词的作者是贺铸。人物简介:贺铸,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出生于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关于杜甫的评价的诗句
后人对杜甫的评价 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唐]元稹 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宋]秦观 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
叶梦得对杜甫的评价: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迹捕。白居易对杜甫的评价:杜诗贯穿古今 ,尽工尽善,殆过于李。鲁迅对杜甫的评价: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怎样评价杜甫的诗句 评价: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宋词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
诗经:西周初期;楚辞: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唐诗:唐朝,公元618-907年;宋词:宋朝,公元960—1279年; 元曲: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
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一)唐、五代、北宋初年——宋词的诞生期 词最初在唐代就开始出现了,在晚唐五代以后才被人们简称为“曲子词”。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菩萨蛮》,以及白居易和刘禹锡的《忆江南》都属于最早的文人词作,它们也是词体形成的萌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