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资讯 / 中国人保拟撤销监事会 金融机构为何集体“瘦身”?

中国人保拟撤销监事会 金融机构为何集体“瘦身”?

勤科信
勤科信管理员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戴梦希

  继多家国有大行宣布撤销监事会后,保险公司也开始有所行动。

  4月29日晚间,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根据修订内容,中国人保将不再设立监事会,其相应职权将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不过,此次修订仍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并在获得金融监管总局核准后方可生效。

中国人保拟撤销监事会 金融机构为何集体“瘦身”?

  2024年12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公司治理监管规定与公司法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可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在董事会中设置由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行使公司法和监管制度规定的监事会职权,可不设监事会或者监事。这为金融机构调整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政策依据。

  除中国人保外,今年4月20日,日本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撤销公司监事职位。根据其公告,股东Sompo Japan Insurance Inc.(日本财产保险公司)同意通过修订公司章程,撤销监事职位,并明确由董事会下的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责。

  金融机构为何集体“瘦身”?

  业内专家分析称,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政策导向提供了明确指引。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及金融监管总局的相关规定为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的优化提供了合规空间,鼓励金融机构探索更适应自身发展的治理模式。

  其次,成本效益因素不可忽视。监事会的运作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成本,包括监事的薪酬、会议组织费用等。撤销监事会后,可减少这部分开支,从而降低公司的管理成本。 

  最后,从治理效率角度出发,撤销监事会后,公司治理结构更加简洁明了,监督职能由董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承担,减少了决策层级,使公司能够更迅速地作出决策,提高决策效率。在快速变化的金融市场环境中,高效的决策机制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把握发展机遇。

你可能想看: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