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征收相关法律法规(社保费征收条例)
今天给各位分享社保征收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社保费征收条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社会保险费征管业务手册目录
用人单位为其职工办理补缴社会保险费手续时,应提供补缴人档案。
其中:1.首次参保人员:须携其居民身份证、近期1寸证件照2张,并填写《苏州市首次参加社会保险人员情况表》。社保经办机构业务结算部门审核登记并生成个人编号后,单位至社会化管理服务部门购领《职工养老保险手册》、《职工医疗保险证》、《医疗保险病历》、《社会保险卡》等参保证卡。
缴费个人如何缴纳社会保险费?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缴纳部分,由所在单位在其工资中代为扣缴,与单位缴纳部分同时向机关事业单位社保机构缴纳;财政全额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个人缴纳部分由机关事业单位社保机构委托财政工资统发中心从工资中代为扣缴。
会保险登记证》,作注销处理。单位人员社会保险日常业务的办理(一)单位人员增减变动的办理已参保单位每月人员有变动的,需在每月月底前办理有关手续,并提供以下资料:《广州市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手册》或《广州市职工劳动手册》;《社会保险增减人员申报表》一式二份。
资料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及时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变更。(三)注销登记因机构改革、单位迁移等各种原因,参保单位被撤消、合并、分立,应终止参加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单位应及时到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处办理注销社会保险登记手续。参保单位在办理注销社会保险登记前,应结清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利息和滞纳金。
第三步:补缴金额确认提交后,可于提交一至两小时后查询反馈结果,反馈不成功的人员需重新申报,反馈成功的人员须打印《北京市社会保险费补缴明细表》。如果申报的补缴明细包含历年补缴,则须携带盖章后的《北京市社会保险费补缴明细表》及相关材料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补缴审核及汇总业务。
社保补缴规定有哪些
1、未申报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的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个人补缴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在2012年12月31日前补缴,仍按照各市区现行政策执行;逾期补缴的,按照《关于职工医疗保险费缴纳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威劳发〔2008〕12号)的规定执行。
2、社保补缴的时效性,由法律规定。补缴主要针对历史遗留问题,涉及参保,对于男性60岁以下,女性50岁以下,满15年社保者,一般无需补缴。法律依据出自《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要求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办理社保登记。未登记者,由社保经办机构核算应缴费用。
3、根据广东地区在2024年推出的社保补缴新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人员,将允许进行一次性补缴社保费用。这一新规定旨在解决部分人群因各种原因未能按时缴纳社保的问题,确保其享受到应有的社保待遇。
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是什么?
1、实行集中、统一征收的制度:该条例第6条规定,社会保险费实行三项保险费集中、统一征收,征收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实行社会保险登记制度:该条例第7条规定,缴费单位必须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参加社会保险。
2、北京市用人单位2024年度社会保险费缴费工资申报指南如下:申报时间与方式 申报时间:2024年6月10日至7月25日。申报方式:用人单位可以通过社保费管理客户端、北京市电子税务局、社保大厅税务窗口以及办税服务厅进行申报。
3、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根据《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第二条 用人单位进行缴费申报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社会保险费,适用本规定。
4、法律依据:《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第五条职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为申报。代职工申报的事项包括:职工姓名、社会保障号码、用工类型、联系地址、代扣代缴明细等。用人单位代职工申报的缴费明细以及变动情况应当经职工本人签字认可,由用人单位留存备查。
5、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有义务为每一名员工缴纳五险。如果员工辞职,那么自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这个义务便自动终止。自辞职日之后公司为劳动者缴纳的保险公司缴纳部分可以要求劳动者退回。
劳动法关于社会保险缴纳有哪些规定?
1、劳动法中有关社保缴纳的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确保其在劳动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合理的社会保障待遇。以下是对劳动法中社保缴纳规定的内容进行详细解释: 社保缴纳的种类 劳动法规定了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不同社会保险的种类。
2、《劳动法》明文规定了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确保所有建立劳动关系的单位和个人无条件参与。若用人单位未按法律要求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制度旨在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业或因健康问题受损失的人群提供收入补偿,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构成部分。
3、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应根据不同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并逐步实现社会统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有义务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会保险费。 《劳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劳动者在退休、患病或负伤、因工伤残或患职业病、失业、生育等情况下,有权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