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部何光伟(文化和旅游部何燕)
今天给各位分享旅游部何光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文化和旅游部何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绥德抗大总校旧址位于哪里
1、绥德抗大总校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1943年3月初,总校在副校长何长工率领下,从河北邢台浆水镇经过山西兴县到达绥德继续办学,校址设在绥德西山寺,各大队分布于我县落雁砭、延家岔等地。在抗战期间,为党和 培养了大批军事干部,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2、年,抗大总校迁往晋冀豫边区,并在各主要根据地先后创办12所分校。1943年,总校迁回陕西绥德。1945年8月,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结束。学校开办期间,共培养十多万名抗日干部。
3、年6月在陕西瓦窑堡成立,不久后迁往陕西保安,最初名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址迁往陕西延安。1939年,抗大总校迁往晋冀豫边区。1943年,总校迁回陕西绥德。1945年8月,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结束。
4、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绥德城内疏属山前沿山顶。2009年在榆林扶南办的大力支持下,绥德县委、县政府的直接 下,在原三五九旅绥德警备区旧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地方性纪念馆。
5、成立于1936年6月的陕西瓦窑堡,不久迁至陕西保安。1937年1月,学校更名,正式成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址随之迁至陕西延安。历经发展,1939年,抗大总校迁往晋冀豫边区,并在各主要根据地陆续创办12所分校。至1943年,总校回到陕西绥德,直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使命完成。
6、年,抗大总校迁往晋冀豫边区,并在各主要根据地先后创办12所分校。1943年,总校迁回陕西绥德。1945年8月,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结束。学校开办期间,共培养十多万名抗日干部。建制 抗大总校有十四个大队。大队长是团级干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