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的文学课件(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
今天给各位分享五四时期的文学课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简述五四时期的四大著名副刊及其特点。
1、本文对武汉晚报现有的副刊进行分析,从中归纳出武汉晚报副刊的几个特点 情感性 服务性文学性 本土性 问题四:什么叫文学副刊 我国报业史上,文学副刊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那时是没有固定篇幅的“补白”,后来逐渐在正张上划出一个版面,到“五四”时期蓬勃发展,一直到1980年代。
2、年入同济大学医科预科学习。1919年被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同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
3、同时,他开始着力搜集和寻找日译本和英译本马克思著述,准备撰写介绍马克思主要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并准备把由他负责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4、五四运动前后,文学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带上更为鲜明的反封建色彩。1919年初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更高地举起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表示进行文学革命“断头流血,都不推辞”。鲁迅以最勇猛热忱的战斗,成为文学革命的伟大旗手。
5、在1919年,宗白华成为了五四时期有影响力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的美学散步评议员,同时也成为了《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同年8月,他受聘于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担任编辑、主编。
6、但五四新文化运动、鲁迅先生 下的左翼文联等新文化阵营,“在批判复古论调的同时,新文学阵营不断地同鸳鸯蝴蝶派展开斗争”。他们认为鸳鸯蝴蝶派“文学”滋生于半殖民地的“十里洋场”,风行于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几年间,是在人民开始觉醒的道路上的 药和迷惑汤。
五四”时期,最能体现“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诗是
《女神》是自由体诗的一个高峰,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它完全冲破了旧诗格律的束缚。诗节、诗行长短无定,韵律无固定格式。思想内容上。《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它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反抗一切旧势力的革命精神,对光明的向往等,是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创作内涵 集中已包括五四前夕、五四高潮、五四落潮三个时期的作品,故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都有相当明显的变化,从苦闷忧伤到雄浑豪放、到深沉忧愤,反映了中国革命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在五四前后的心灵历程,也反映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总之,《女神》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和贡献在于它集中而强烈地表现了冲破封建枷锁、扫荡旧世界的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是鲁迅所张扬的“摩罗诗力”的具体体现。奇特雄伟的想像扩大了新诗的表现领域,创造了全新的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郭沫若。《女神》,郭沫若作。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也是郭沫若代表作。《女神》的艺术网络是多样化的统一。
思想内容的深刻 烙印“五四”时代精神:《女神》坚决反帝反封建,表达了对光明的渴望,展现了“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精神风貌。 反映时代心声:作品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青年的心声与追求,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历程及其启蒙主义性质的体现
1、世纪具有全欧性质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一词的原意是“照亮”。启蒙运动中产生的文学,就是要用“理性”,用知识去“照亮”人们的头脑,启迪人们的智慧,使他们摆脱蒙昧无知的状态。启蒙主义文学是启蒙运动的主要武器。启蒙运动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密不可分。
2、启蒙主义 启蒙主义 启蒙主义 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 平等 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批判现实主义 在西欧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是特指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是后人概括出来的。
3、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追求创新和自我表现,而后现代主义则挑战传统,提倡多元化和解构主义。西方艺术是社会变迁和文化动态的映射,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气候。西方艺术史见证了多种技术和风格的涌现,以及不同媒介的应用。
4、鲁迅对中国国民性中的“看客”心态最为深恶痛绝,他的“弃医从文”的重大抉择便直接由于这个因素。而顾在五四运动前后写的所有杂正 鲁迅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的第一篇反封建礼教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一篇启蒙主义作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