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延安时期文学艺术(延安时期的文学艺术)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我国延安时期文学艺术,以及延安时期的文学艺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中国文学史上重大事件
第一次文代会 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1949年7月召开于北平,正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宋之问偷外甥诗句,是中国文学史上较为出名的一个事件。当年,他的外甥刘希夷创作了一首拟古诗,名叫《代悲白头翁》,其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最为出名,宋之问一见便爱得不得了,想要据为己有,为了夺诗,宋之问干脆把外甥给杀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研究性特写体裁在后来并没有得到发展,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个短暂现象。百花文学事件因此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引发广泛讨论。百花文学事件的背景是1956年的“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鼓励文学艺术的多样化和自由创作。
随着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广州也发生了反革命大屠杀。鲁迅和夫人许广平离开白色恐怖笼罩的广州,来到上海,开始了“十年携手共艰危”的战斗生活。鲁迅积极组织参与了在中国共产党建议下成立的左联,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有关延安的资料
1、延安位于中国陕西省的北部,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城市。这里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更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高原的南部,与山西省隔黄河相望,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省接壤,北靠榆林地区,南接渭南、铜川和咸阳三市。
2、关于延安的资料如下: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延安市,简称“延”,是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北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 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
3、延安是中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以下是关于延安的详细资料:地理位置: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简称“延”,古称肤施、延州。它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
4、延安市,简称“延”,陕西省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总面积37037平方千米,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5、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1997年1月撤地设市,下辖13个县区、163个乡镇、3376个村委会。土地总面积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2万人。平均海拔1000米,年均无霜期180天,年均气温2℃,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历史沿革 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1939年叁月鲁艺音乐系师生成立民歌研究会1941年二月改名为什么
年叁月鲁艺音乐系师生成立的民歌研究会,在1941年二月改名为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以下是关于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的一些关键点:改名背景:该研究会最初名为民歌研究会,由鲁艺音乐系师生于1939年3月成立。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的需要,于1941年2月更名为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
年叁月鲁艺音乐系师生成立民歌研究会1941年二月改名为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这个研究会一方面组织解放区音乐工作者采集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工作,至1946年,这个研究会共采集民间乐曲(主要是民歌)三千余首,陆续编印资料丛刊十种,从而挖掘、保存了一大批珍贵的西北民歌。
鲁艺音乐系师生成立民歌研究会作品:1939年5月,鲁艺音乐系师生成立民歌研究会,1941年2月改名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研究会一直持续至1948年。
年叁月鲁艺音乐系师生成立民歌研究会1941年二月改名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这个研究会一方面组织解放区音乐工作者采集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工作,至1946年,这个研究会共采集民间乐曲(主要是民歌)三千余首,陆续编印资料丛刊十种,从而挖掘、保存了一大批珍贵的西北民歌。
保卫延安创作背景
1、一九六六年之前,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繁荣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大量作品,堪称辉煌。这些作品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指导下,以饱满的热情和质朴的笔触,生动描绘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历史阶段,展现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奋斗历程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2、长篇小说《保卫延安》由杜鹏程创作,在1954年出版。背景设定于1947年,当时国民党 向延安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人民解放军主动撤离延安,随后在青化砭和蟠龙镇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周大勇连在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凭借顽强的战斗精神,成功杀出重围。
3、这些作品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和原则,以满腔热忱和质朴的表现方法,讴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代表了那一时期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4、杜鹏程,原名杜红喜,笔名司马君,出生于1921年,逝世于1991年,是陕西省韩城市的一位杰出作家。他的创作生涯丰富多彩,无论是在长篇、中篇还是短篇小说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5、他在长,中,短篇创作中都获得显著的成就.195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彭德怀同志感人的形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杜鹏程联系自己的战争经历,进一步思考党和人民是怎样继续前进、怎样进行这一场新的建设和斗争的。
6、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成功的塑造了彭德怀同志的感人形象。《保卫延安》正是他精心创制的一部力作。小说出色地反映了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延安保卫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