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音乐(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 pdf)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二十世纪中国音乐,以及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 pdf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二十世纪30年代是谁音乐创作的黄金岁月
聂耳(1912—1935),云南玉溪人,原名聂守信,字子义(又作紫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人民音乐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看似最简单、最不起眼的一首小小民歌,在影片所用的全部歌曲中凸显了出来,促使观众开始正视故事所属的阴云密布的时代——片头字幕所说的“30年代萨尔茨堡最后的黄金岁月”。它使一部洋溢着欢声笑语的喜剧片在此刻展现出了严肃、深刻、崇高的人道主义内涵。
美国20世纪福斯影片公司1965年摄制。罗伯特·怀斯任制片人兼导演,厄内斯特·勒曼编剧(根据玛丽亚·特拉普自传体小说及理查德·罗杰斯与奥斯卡·哈默施泰因第二合编的歌舞剧改编),特德·麦克柯德摄影,主要演员有朱莉·安德鲁丝、克里斯托弗·普卢默、艾伦娜·帕克等。这是一部配有大量优秀歌曲的音乐故事片。
虽然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华格纳(Richard Wagner)在十九世纪中期已经提出总体艺术(Gesamtkunstwerk),认为音乐和戏剧应融合为一。
卡农(canon)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和赋格一样是复调音乐的写作技法之一,也是利用对位法的模仿技法。卡农同时也指以此种技法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比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相关历史 卡农(canon)起源于意大利与法国,约出现于十十四世纪。
二十世纪30~40年代间,粤剧舞台上群星璀璨,涌现出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廖侠怀、桂名扬的五大流派,主导着粤剧改革方向,并创作出众多的优秀曲目。舞台布景由一桌二椅到平面、立体景片以至机关布景,灯光从火水灯、大光灯发展为电灯、彩色旋转灯。 关于粤剧的产生和形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巴洛克及古典音乐,西方浪漫乐派音乐家及代表作_百...
1、海顿: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最出名的乐剧是《安魂曲》、《费加罗的婚礼》和《唐璜》和《魔笛》。
2、巴赫、蒙特威尔第、柯瑞里 古典主义流派:这个时期的音乐继承了欧洲传统的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成就,确立了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重要的音乐形式,并且室内乐也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对之后音乐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影响。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浪漫主义流派:产生在十九世纪初。
3、巴洛克音乐的主要作曲家包括:- 意大利:科莱里、A.史卡拉第、韦瓦第、D.史卡拉第 - 德国:巴赫、韩德尔、泰勒曼 - 法国:吕利、F.库普兰、拉摩 - 英国:珀赛尔 4 巴洛克音乐创作的发展中心以贵族的宫廷、私人组织的学会以及天主教教会为主,其中又以宫廷最具影响力。
4、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最著名的乐剧包括《安魂曲》、《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5、巴洛克时期:意大利的维瓦尔第(代表作:小提琴协奏曲集《四季》)、英籍德意志裔的亨德尔(代表作:清唱剧《弥赛亚》)和德意志的J.S.巴赫(代表作:《平均律钢琴曲集》)。
6、海顿: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最出名的乐剧是《安魂曲》、《费加罗的婚礼》 和《唐璜》和《魔笛》。
...的音乐背景,作曲人与作词人.和所在年代20世纪送别流行的背景...
中国人在一夜之间认同了一名出家的和尚;一夜之间认同了一首自己本土的歌曲——很少有人知晓,《送别》,原是一首美国歌曲。一夜之间《送别》成了中国人集体的吟唱。歌曲的原产地美国,反倒没多少人再记唱起它来。
歌曲的创作背景:十九世纪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作有一首歌曲《梦见家和母亲》,后来《梦见家和母亲》流传到日本后,日本音乐家犬童球溪以原歌的曲调(可能作过略微的改动),填上日文的新词,作成《旅愁》这首日文歌。1907年《旅愁》发表后,在日本被广泛流传。
歌曲《送别》的创作背景及其故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中国。这首歌由李叔同作词,并基于美国作曲家约翰庞德奥特威的作品《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进行创作。它在中国广泛流传,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老歌。
20世纪中关于歌曲的历史故事
1、“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迅速传遍全国。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而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
2、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送别》作为新式学堂的乐歌,广为传播,深受大众喜爱。 1997年,中国摇滚乐队唐朝在其第二张专辑《演义》中对《送别》进行了改编演唱。 2010年,电影《让子弹飞》的片头使用了《送别》这首歌曲,以此说明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
3、《牧歌》源自20世纪初东蒙民歌《乌胡尔图辉腾》。一对草原恋人于湖边相恋,男子参军,不幸大火烧毁蒙古包,夺走心爱的女子。男子悲痛中哼唱出此歌,以此怀念。后作曲家安波与许在东北采风时,根据其田园风格填词,并命名为《牧歌》。瞿希贤将此曲改编为合唱版本,邀请剧作家海默重新填词,增添了更多情感。
4、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送别是作为在新式学堂中教授的学堂乐歌,广为传唱,受到大众的深,1997年中国摇滚乐队唐朝乐队在其第二张专辑演义中对送别作了改编演唱。
5、经典歌曲:《男儿第一志气高》、《黄河》、《送别》、《春游》、《燕燕》代表人物:沈心工 李叔同 丰子恺 音乐往往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十九世纪初,美国就有教授说过:“人的听神经要比其他神经分布广。
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音乐的三大派别的特征
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民族主义。三个音乐流派是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民族主义。音乐类型是指音乐的风格和特点,也就是曲风。也可称为音乐风格。曲风(歌曲风格、音乐曲风、流派)是指音乐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
表现主义音乐这类音乐是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德奥兴起的艺术流派,他作为印象主义的反义词在德国的绘画和诗歌领域出现,以康定斯基为代表。
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
问题一:音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 旋律简洁;2)音域不用太宽;3)音乐风格主要看乐器,同样旋律用不同方式演奏会产生不同风格。问题二:音乐的特征是什么?你的问题比较笼统,因为传统音乐也要分派别和时期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