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同性恋文学家(西方的同性恋文学家有哪些)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西方的同性恋文学家,以及西方的同性恋文学家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艺术史上的同性恋都有谁?
1、历史上有记录的同性恋艺术家包括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和卡拉瓦乔。他们的同性恋身份不仅是传闻,而是有确凿证据的。 二十世纪的人文艺术领域,同性恋者更为众多,如巴特尔、福柯、沃霍尔、罗森伯格和帕索里尼等。 在中国,古代艺术家中,郑板桥和袁枚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
2、达芬奇:他是个万能人,会设计建筑,懂天文学,解剖也很行,音乐也是,还会发明很多东西,包括武器。他在24岁的时候曾被人密告他与自己的同门师兄弟犯了同性恋之罪。不少人说《蒙娜丽莎》是由一个有异装僻的男子为原型的。只是那笑容却欺骗了无数人。
3、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如实地记录了他的同性恋情。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巨匠。他写给同性情人的大量情诗,后来在出版前全部被改为女性称谓。柴可夫斯基:俄国作曲家,代表作有《天鹅湖》、《睡美人》等,因同性恋情暴露被逼迫服毒自杀。
文学家王尔德真的是同性恋吗
1、是的。19世纪末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英国上流社会新旧风尚的冲突激烈。王尔德的自由作风和大胆的政治作风很快使他成为了这场冲突的牺牲品。
2、因为在道德相当保守的年代,他身为同性恋是十分危险的,也是因为他这个身份曝光人生走了下坡路。王尔德还曾与同性恋人康斯坦斯·劳埃德成婚,并育有两个儿子即西里尔与维维安。
3、他是英国的才子,唯美主义与颓废主义的先驱,作品广受赞誉,却在与小16岁的同性情人波西相遇后,生活彻底改变。王尔德是双性恋,但波西的贪婪、虚荣与自私,最终导致王尔德坐牢两年,声名狼藉。在狱中,王尔德写下了这封长信,痛陈波西的罪行,也反思了自己为何会陷入这种困境。
4、因此,此前关于他的传记主要是写他的文学成就,这也说得过去。但实际上,给王尔德的生活带来巨大波澜曲折的反倒是他的性倾向。在最近这本王尔德的传记中,著者尼尔·麦肯纳引用了许多最新资料,包括最近发现的王尔德审讯见证人的访谈资料,以及大量之前从未发表的相关人士的回忆录和日记。
5、年,王尔德终于在他的好友且曾是他的同性情人罗伯特·罗比·罗斯(Robert Robbie Ross)的帮助下改信天主教(罗斯是王尔德第一个同性情人,王尔德曾称是因为罗斯的诱惑使他走上同性恋的道路,当时罗斯17岁,王尔德32岁。
W.H.奥登的诗人简介
W.H.奥登是近代英国诗坛上最知名的诗人,曾在牛津大学读书,现在美国。奥登的诗受霍普金斯(G. M. Hopkins),艾略特(T. S. Eliot),欧文 (W. Owen) 诸诗人的影响,他本人的思想则受马克思,佛罗伊特和刻克加德(Kirkegaard,十九世纪的哲学家) 的影响。
奥登1907年生于约克郡。1922年开始写诗。1925年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30年代他以第一部《诗集》成为英国新诗的代表;包括戴·刘易斯、斯彭德、麦克尼斯等人,30年代成为英国“新诗”的代表,被称为“奥登派”或“奥登一代”(The W.H.Auden Society)的诗人,又是英国左翼青年作家的领袖。
W.H.奥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英裔美国诗人。1939年移居美国,后入美国籍。1925年进入牛津大学,与刘易斯、麦克尼斯等人形成一个诗人团体,独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诗坛风骚,史称“奥登一代”。
W.H.奥登,这位1907年出生、1973年辞世的杰出英国诗人与评论家(尽管他最终成为美国公民),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奥登的创作生涯丰富多样,作品众多,技艺精湛,生前即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的独特文学风格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W·H·奥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是1930年英国诗坛的重要诗人,其作品多次获得包括普利策诗歌奖在内的多项文学奖项。奥登的诗歌风格多变,技巧卓越,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之一。
为什么普鲁斯特的同性恋倾向众所周知?
马塞尔·普鲁斯特是同性恋,他的作品《所多玛和蛾摩拉》中明确介绍了这一点。像许多著名作家一样,普鲁斯特的私人生活也被学者研究、翻查过,许多秘密都被公布于众,其中也包括普鲁斯特的好基友们。普鲁斯特旧照 普鲁斯特的好基友们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少年时他在中学同学的朋友圈中发现友谊。
他的人生旅程非常有趣,马塞尔普鲁斯特的故事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有着奇怪爱好的人。普鲁斯特图片公司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同性恋倾向在当时的小说界广为人知。
综上所述,普鲁斯特否认自己是同性恋,更多是出于对个人、家庭以及作品的多重考虑。
他频繁出入巴黎上层社交场合,钟情于犹太富商之女吉尔伯特,不久却遭遇失恋。他去家乡贡柏莱小住,前往海滨疗养,结识了少女阿尔伯蒂,发现其同性恋倾向,决心纠正。他将阿尔伯蒂禁闭家中,后得知她骑马摔死。悲痛中,他意识到自己的禀赋在于写作,认识到生活悲欢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原来是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所谓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
困难就在于,主角普鲁斯特本人,在“生活”中实在是一团糟糕,心智不成熟、性爱缺失、恋母情结、同性恋……凡此等等,更加上普鲁斯特特有的各种各样的病,别说是生活了,普鲁斯特生命中的最后几年,离开他的床都很困难。普鲁斯特连自己都生活不好,还要改变凡人的生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