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浩然文学2508(浩然文学纪念馆)

浩然文学2508(浩然文学纪念馆)

勤科信
勤科信管理员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浩然文学2508,以及浩然文学纪念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给介绍一下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 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全诗共十八段,谱作成套歌曲十八首。

我并非贪生而怕死,不能捐躯自有因;日月如梭,年复一年;身在匈奴受熬煎;胡人丈夫宠爱我,生下儿子好喜欢;养育他们娘责任,丝毫不知羞与耻;十一拍胡笳添新曲,骨肉情也从此添!第十二拍:大地回春暖气多,汉家天子一讲和;两国交欢无征战,从此可以罢兵戈。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

同一题材的琴曲始自唐代,其中有大胡笳和小胡笳,南唐蔡翼创作小胡笳十九拍,北宋琴曲出现别胡儿、忆胡儿,北宋的吴良辅也谱写过王安石的胡笳诗,但直到南宋才首次看到有关琴曲胡笳十八拍的记载。现存曲谱最早见于清初澄鉴堂琴谱。

(一)简介 《胡笳十八拍》是一篇长达一千二百九十七字的骚体叙事诗,原载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十九及朱熹《楚辞后语》卷三,两本文字小有出人。对这首诗是否为蔡文姬所作,学术界争议颇大。

蔡文姬的故事

蔡文姬能辩琴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说。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蔡文姬如何通过听琴声来辨别弹奏者的情感和心境,展现了她在音乐方面的卓越才华和敏锐的洞察力。蔡文姬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她不仅精通文学,还在音乐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

浩然文学2508(浩然文学纪念馆)

蔡文姬和许多姑娘被掳到南匈奴,结果被左贤王一眼相中,纳为王妃。十二年后,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痛苦的蔡文姬生了两个儿子,使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看来蔡文姬还是个美女,至少在胡人眼里是个美女,否则不会在众多的汉朝姑娘中脱颖而出。在南匈奴生活时期,蔡文姬仍然没有荒废自己诗文创作。

浩然文学2508(浩然文学纪念馆)

文姬归汉之后,得到曹操的关怀照顾,后再嫁屯田都尉董祀。她用《悲愤诗》记下了自己苦难的遭遇和心中的悲愤。文姬又凭记忆抄写了父亲蔡邕遗失的宏富著述四百多篇,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想一想:一位名副其实的才女。

蔡文姬是东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10岁,蔡文姬就显现出了音乐方面的天赋。蔡邕在室外弹琴,弦忽然断了一根,室内文姬马上说,是第二根弦。蔡邕非常吃惊,又故意弄断第四根弦,文姬又分辨了出来。

蔡文姬能辩琴的故事是这样的:蔡文姬静心聆听:蔡文姬在六岁的那年,有一天晚上,她正认真地描红写字,写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她的父亲蔡邕开始弹起了七弦琴。那琴声啊,就像小精灵在夜空中跳舞,优美又动听。蔡文姬双手托着腮帮子,眼睛望着窗外,整个人都沉浸在这美妙的琴声里了。

你可能想看: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