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南京银行业绩会:存贷比要保持在80%-85%,今年一季度净息差同比上升
界面新闻记者 | 杨志锦
4月28日,南京银行(601009.SH)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一季度业绩会说明会。
在诸多上市银行营收个位数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情况下,南京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南京银行营业收入502.73亿元,同比增长11.3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77亿,同比增长9.05%。
在此次业绩说明会上,南京银行管理层回应了经营策略、盈利增长、债市投资等热点问题。据界面新闻记者梳理,此次业绩会要点如下:
“双U型”曲线得到确定和延续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02.73亿元,同比增长11.32%。这一增速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居第二位,在万亿规模以上的上市银行中处于第一位。
分拆来看,受益于净息差降幅较小及资产规模的扩张,南京银行利息净收入增长4.62%;受益于债券牛市及交易时机的把握,南京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增长20%。
南京银行董事长谢宁表示,去年一季度以来,南京银行向优向好的经营趋势始终没有变,主要经营指标走出的“双U型曲线”得到了确定和延续。其中营收和净利润走出正U型曲线,2024年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32%和9.05% ,好于市场、好于预期,且增幅逐季提升。2025年一季度,正U型曲线向上进一步延展,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6.53%和7.06%,较上年同期分别提升了3.7个和1.9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成本和不良率走出倒U型曲线,2024年末成本收入比28.08%,同比降低了2.3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0.83%,较上年末下降了7个BP,资产质量保持优良。今年一季度,成本收入比继续下降4.2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个BP;不良贷款率保持0.83%的低位运行,倒U型曲线进一步巩固。
市场也高度关注南京银行“双U型”曲线能否得到进一步延续,即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能否继续保持在较好水平,成本和不良率能否稳中有降。
对此,谢宁表示,与个别最优秀的同业相比,南京银行的负债成本差了30-40BP,但这也是南京银行改进的空间。如果南京银行的负债成本每年比同业多下降5-10BP,未来几年营收和利润就有很好的保障。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南京银行负债付息成本平均利率为2.36%,相比上年下降13BP,其中存款平均利率为2.34%,相比上年下降11BP。相比而言,南京银行的优势在贷款端,2024年收益率依然保持在4.8%左右的较高水平,因此如何将资产更多配置到贷款端,对稳定净息差十分关键。
谢宁介绍,前几年南京银行的存贷比保持在75%左右,但通过压降高息存款、加大信贷投放等举措,2024年存贷比提升至83%左右。“存贷比在80%-85%是相对合理的。”谢宁说。
南京银行行长朱钢表示,2024年南京银行加大信贷资源投放力度,全行信贷资产规模同比增幅达到14.3%,增速高于资产增速1.06个百分点,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进而带动了利息收入的稳定增长。
营运费用方面,谢宁介绍,未来两年南京银行还将每年稳定压降100-200亿的营运费用,力争将成本收入比降至22%左右。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南京银行该指标为28%,前述目标值相比2024年将下降6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方面,南京银行副行长陈晓江表示,南京银行重点领域风险水平总体平稳,对公贷款存量大额问题资产已逐步出清,不良率稳定在较低水平;房地产业务以个人按揭贷款为主,质量优良,开发贷风险缓释充足;零售贷款优化风险策略,风险水平基本稳定。未来有信心、有能力维持资产质量基本稳定。
今年一季度净息差同比上升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41.90 亿元,同比增长6.53%,其中利息净收入77.52亿元,同比增长17.80%。值得注意的是,南京银行利息净收入增速超过总资产增速,这意味着南京银行净息差相比去年一季度出现上升。
谢宁也透露,通过主动压降高息负债、合理提高存贷比水平等举措,今年一季度南京银行净息差同比提升了3BP。
朱钢介绍,在去年经营业绩较好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南京银行经营发展基本盘得到进一步夯实,活力和韧性持续增强:一是息差实现边际企稳;二是中间收入来源持续拓展;三是投资收益贡献稳定;四是精益管理成效显著。
中间收入方面,受“报行合一”、减费让利、资本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2024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收入普遍下降,不过前述影响在今年一季度已消退。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南京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出现下降,但今年一季度南京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7.43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7.6%。
朱钢表示,2025年南京银行将聚焦新五年规划提出的科创银行、投资银行、财富银行、交易银行和数字银行“五张名片”,加快完善组织架构、理顺体制机制、优化展业模式,将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战略支撑点打造得更实更稳,推动改善业务结构、拓宽收入来源,带动盈利能力稳定提升,同时促进各板块业务实现均衡发展,不断巩固和增强向上向好的经营态势。
债市存在阶段性做多窗口
受益于债券大牛市,2024年多家上市银行非息收入高增,助推营收和净利增长,但今年一季度债券收益率上行,形势出现反转。南京银行被称为城商行“债券之王”,其如何应对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金融投资”科目,根据目的不同分别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科目,处置债券的收益计入利润表投资收益科目,债券市价的变化则计入允许价值变动损益。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南京银行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210亿,同比增长27%;今年一季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46亿,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3%,但投资收益46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6%,说明南京银行做了较好的择时等操作。
谢宁表示:“一季度金融市场板块营收确实有所下降,但是我们其他两大板块公司和零售板块营收都增长超10%,最终我们营收实现6.5%的较快增长,这说明经过改革,南京银行均衡发展和穿越周期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南京银行副行长陈谐表示:“我们金融市场业务延续了稳健向上的经营态势,非息收入得到了有效增长,对全行利润增长形成了积极贡献,这得益于我们精准研判市场走势,灵活调整操作策略。”
陈谐介绍,一方面南京银行主动加大了金融投资规模,2024年金融投资增长约1万亿,增幅达到11%,守住了持仓的基本盘,同时南京银行配置和交易两条线齐头并进,通过波段交易持续提升收入贡献。“在几轮行情中运用久期、择时择券等方式踩准了止盈加仓的节点,获得了良好的超额收益。”陈谐表示。
另一方面,南京银行前瞻性地调整了经营策略。去年12月,面对市场超预期的变化,南京银行提前谋划、提早布局,降低了整体的估值波动,今年一季度南京银行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较上年末下降了228亿元。
在债券市场,债券收益率与债券价格成反比:债券收益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债市走熊,反之则走牛。2024年则是后者,Wind数据显示,2024年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降了88BP、92BP至1.7%、1.9%。今年初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降至1.6%、1.8%,但3月下旬一度反弹至1.8%、2.1%。
“当前外部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大,内部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还是比较明确的,所以我们对今年的债券市场并不悲观,大概率还是一个震荡波动的走势,存在阶段性做多的窗口。”陈谐表示。
陈谐介绍,自营方面,南京银行将巩固业务优势,稳定营收基本盘;交易层面,将密切跟踪曲线形态和品种利差,运用量化交易系统辅助策略的制定和执行;配置上,南京银行将坚持收益率逢高建仓的原则,精选个券、注重票息,并利用衍生品等工具不断丰富风险对冲的手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