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左联名词解释现代文学史(左联文学社名词解释)

左联名词解释现代文学史(左联文学社名词解释)

勤科信
勤科信管理员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左联名词解释现代文学史,以及左联文学社名词解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左翼文学是什么?

左翼文学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篇章,它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鲁迅的杂文、茅盾和蒋光慈的小说、蒋光慈和殷夫的诗歌,以及田汉和夏衍的话剧,都是左翼文学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如《新梦》、《别了,哥哥》等,不仅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作,也代表了那个时代追求变革的精神。

左翼文学的一个重要精神源头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或者也可以称为“社会主义文学”和“人民文学”。这个传统最初从前苏联传播到中国,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渐成气候,到四十年代以后逐渐成为了一种极为强盛的文学思潮。

左翼文学是中国左翼文学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1936年解散。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主张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去评判现存的文学现象,强调对社会黑暗面的暴露和批判,强调作家的世界观和作品的真实性。

左翼文学运动是指我国20世纪30年代的一场重大的文学运动。左翼文学的起源 左翼文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中国,是在中国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学流派。它的主要特点是关注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矛盾,批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主张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

左翼文学的主要组织是中国左翼文学作家联盟,主张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去评判现存的文学现象,强调对社会黑暗面的暴露和批判,强调作家的世界观和作品的真实性。

中国现代文学史“左翼”是什么?

你说的左翼,可能就是“左联”,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它是中国共产党于1930年代在中国上海 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

左联名词解释现代文学史(左联文学社名词解释)

【答案】:D 【解析】1928—1937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二个十年,又统称为30年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的中国新文学,到1928年发生了重要转折,其转折点就是1928年新文学队伍发生的新的组合以及随之开始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论争。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第七章聚焦于左翼文学的发展历程。左翼文学的兴起始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革命为宗旨的文学逐渐崭露头角。郑振铎在《文学与革命》中倡导革命文学的必要性,邓中夏等人在《新青年》等刊物上积极倡导“革命文学”。

左翼(鲁迅、茅盾、蒋光慈、柔石、丁玲、张天翼、沙汀、艾芜、田汉、夏衍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巴金、第三种人-苏汶/自由人-胡秋原);京派(沈从文、废名、芦焚等);海派(新感觉派-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等)。文体:√诗歌:中国诗歌会、后期新月派、现代派。√散文:杂文、小品文、报告文。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在成立大会上鲁迅做了后来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自觉加强了与世界文学的,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③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

现代文学史上,标志着各派作家的大联合的文艺团体是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现代文艺团体。简称“左联”。1928至1929年间的 革命文学论争,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高了革命作家的思想理论水平。通过论争,各方的观点逐渐接近,提倡和发展普罗(英语proletariate音译“普罗利塔利亚”的简称,意为“无产阶级”)文学成为他们的共同要求。

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包括国共两党作家在内的大联合。综上所述,文协在现代文学史上不仅是一个文艺团体的简称,更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组织。

它组成了文学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包括国共两党作家在内的大联合。综上所述,文协是一个汇聚了全球范围内各领域艺术家的国际性文艺团体,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一个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活跃的现代文艺团体。这段时期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的革命文学论争,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的重要阶段,极大地提升了革命作家的思想理论素养。

文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年3月成立于武汉,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发起人包括全国文艺界各方面的代表近百人,理事会推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文协还提出了文章入伍的口号,对鼓励作家深入现实生和实际斗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现代文艺团体。简称“左联”。1928至1929年间的革命文学论争,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高了革命作家的思想理论水平。

现代文学三十年之名词解释(3)?

1、这一论争的性质是革命作家内部的论争,扩大了革命文学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论争中鲁迅翻译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等马义文艺理论着作,从而为左联成立准备了条件。

2、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 新文化运动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又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最有实绩的一部分,文学革命的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息息相关。

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指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的文学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经历巨大变革的时期,也是文学繁荣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三十年的文学发展历程涵盖了多种文学体裁和流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情感诉求。

4、中国现代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即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17~1927),开拓期,一般习称“五四”时期的文学。

5、○3新诗格律化 和谐、均齐的审美特征。“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区分新旧格律。闻一多 ○1思想内涵 新月派内在矛盾的集中体现,尖锐的东西方文化冲突。《红烛》《死水》中西文化冲突引起的内心矛盾与痛苦。东方主义文化观和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感受复杂地交织。○2个性风格 矛盾的张力。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问题.谢谢.

反封建使我体会到中国人的尊严,人不该作礼教的奴隶;反帝国主义使我感到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不该再做洋奴。这两种认识就是我后来写作的基本思想与情感。文学革命使他感到狂喜,他开始以白话文创作,写下了他第一篇习作《小铃儿》,叙述小孩子打洋人的故事,这无疑是老舍爱国主义的一个开端。

从小说的艺术性太堪,大多属于20世纪中国小数中颇为发达的问题小说类型,围绕所提出的问题而展开分析、证明的“观念性结构”为许多小说使用。 借助人物或叙述者的议论来表达对当代社会政治和人生问题的见解的表述方法也很常见。 坚持小说尖锐的“问题”意识,但尽量避免哪些演绎观念的老套。

张爱玲是否被列入文学史,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她并非是传统文学史家所特别推崇的作家。 通常,文学史家所推崇的作家,往往是在当时社会影响力不大的作者,例如严家炎教授挖掘的乡土文学作家彭家煌,以及近年来被重新评价的李拓之。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编纂文学史的方式是基于现实主义传统。

语丝社:得名于《语丝》周刊,该刊于1924年11月创刊,1930年3月停刊,语丝社也随之解散。《语丝》的主要撰稿人包括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散文创作刊物,《语丝》主要发表杂文、短评、小品等作品。

左翼文学的名词解释?

1、左翼文学是中国左翼文学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1936年解散。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主张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去评判现存的文学现象,强调对社会黑暗面的暴露和批判,强调作家的世界观和作品的真实性。

2、左翼文学运动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五四文学革命后最重要的文学运动。它所形成的文学理论在新文学界举足轻重,保持着强大的、主导性的影响。

3、左翼文学的一个重要精神源头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或者也可以称为“社会主义文学”和“人民文学”。这个传统最初从前苏联传播到中国,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渐成气候,到四十年代以后逐渐成为了一种极为强盛的文学思潮。

4、左翼文学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篇章,它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鲁迅的杂文、茅盾和蒋光慈的小说、蒋光慈和殷夫的诗歌,以及田汉和夏衍的话剧,都是左翼文学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如《新梦》、《别了,哥哥》等,不仅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作,也代表了那个时代追求变革的精神。

左联名词解释现代文学史(左联文学社名词解释)

5、左翼文学即无产阶级文学,或称革命文学、普罗文学。其中“普罗”是法语“普罗列塔利亚”(Proletariat)的简称,意思是“无产阶级的”。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曾在中国文坛风靡一时。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这是中国共产党 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

你可能想看: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