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旅游形象标志(旅游标志含义)

旅游形象标志(旅游标志含义)

勤科信
勤科信管理员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旅游形象标志,以及旅游标志含义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中国旅游标志的由来,简洁一点

1、中国旅游标志来自马超龙雀(东汉铜奔马),是一件 级文物(青铜器)。东汉铜奔马在1983年10月被 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2、中国 旅游局于1985年确定选用马超龙雀为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马超龙雀,曾命名“马踏飞燕”,后经历史学家考证,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云:“龙雀蟠蜿,天马半汉。”《后汉书》也有“明帝至长安,迎娶飞廉并铜马”的记载,故正名曰:“马超龙雀”。

3、标志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和传统印鉴艺术形式。这种设计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与现代旅游发展相结合,不仅为“中国旅游日”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视觉符号。

南京市的旅游形象标志是什么

南京市旅游局市场处人士告诉记者,印章、龙等形象是在国际上具有说服力的“东方元素”,比较起本地化的一些东西,更容易让欧美市场的老外们接受。另外,龙蟠虎踞表明了南京城市的活力。因此评委们最终决定使用龙蟠虎踞这个方案。

另外,夫子庙也是南京的城市标志之一。夫子庙位于南京市中心,是一座集文化、旅游、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这里不仅有古老的建筑,还有丰富的文化活动,如秦淮灯会等。夫子庙不仅是南京文化的象征,也是南京旅游业的重要支柱,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游览。

旅游形象标志(旅游标志含义)

南京作为是历代古都,其悠久的历史更是孕育和保留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貔貅文化就是南京的特别标志之一。在南京中山门外有一个标志性雕塑,那就是貔貅,而且它也是南京市的标志,当年市徽上的图案正是貔貅。

南京的市树是雪松,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市花为梅花,寓意着坚韧不拔和傲雪凌霜。南京旅游城市的标志是“龙蟠虎踞”,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南京的地理特点和城市风貌。南京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更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城市。南京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每一条街道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中国哪座城市有马踏飞燕这个旅游标志?

1、“马踏飞燕”这一著名景点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火车站东路393号,临近兰州站站前广场。这匹飞驰的骏马右蹄踏上一只飞鸟的青铜器,出土于1969年的甘肃武威,是中国青铜器的瑰宝。它不仅是中国旅游业的象征,也代表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

2、个。马踏飞燕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志物雕塑。而河南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7个,(截止2010年)应当有27个马踏飞燕,详细名单:1998年郑州市,2000年开封市、濮阳市、济源市、登封市,2001年洛阳市,2003年三门峡市、安阳市、焦作市、鹤壁市、灵宝市、新郑市,2004年许昌市等等。

3、有马踏飞燕的城市是甘肃武威。以下是关于该城市的简要介绍:文物出土地:马踏飞燕,这一举世闻名的国宝级文物,于1969年10月在甘肃武威的一座东汉灵帝时期的张姓将军墓中出土。

中国旅游的标志是什么

中国旅游的官方标志马踏飞燕。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 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 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之所以它能成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有三个原因。第一,它象征着中国旅游天马行空,前程似锦。

中国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马踏飞燕”与“马踏匈奴”近似。“马踏飞燕”中的“踏”字,有敌视、征服之意。匈奴是汉朝的敌人,可以踏。鸟是“天马”的良友,不是敌人,没有敌意,岂能踏?专家们仔细观察铜奔马后发现,“天马”的蹄子与鸟之间其实是半蹭,并不是踏。

中国的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 旅游局确定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 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中国的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 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 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原因:天马行空,逸兴腾飞,无所羁缚,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

(1)天马行空,象征前程似锦的旅游业。(2)马是古代旅游的重要工具。象征旅游者可以在中国尽兴旅游。(3)马超龙雀青铜器制品,象征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中国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

中国旅游图形标志是什么?

中国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马踏飞燕”与“马踏匈奴”近似。“马踏飞燕”中的“踏”字,有敌视、征服之意。匈奴是汉朝的敌人,可以踏。鸟是“天马”的良友,不是敌人,没有敌意,岂能踏?专家们仔细观察铜奔马后发现,“天马”的蹄子与鸟之间其实是半蹭,并不是踏。

中国的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 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 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原因:天马行空,逸兴腾飞,无所羁缚,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

图形标志是1969年在甘肃省武威市出土的东汉时期的青铜器马踏飞燕。其含义是:(1)天马行空,象征前程似锦的旅游业。(2)马是古代旅游的重要工具。象征旅游者可以在中国尽兴旅游。(3)马踏飞燕青铜器制品,象征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

中国的旅游图形标志是“马踏飞燕”。自1983年10月起,这一标志被 旅游局正式采用。1985年,它以“马超龙雀”之名成为 旅游局的官方图形标志,并一直使用至今。该文物于1986年被定为 一级文物。

中国的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 旅游局确定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 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旅游形象标志(旅游标志含义)

龙雀是传说中的神鸟,也叫飞廉。古书上有“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记载。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物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龙雀是风神,飞行急速,马却踏着它,赛过它,这真是匹天马了。

旅游标志马踏飞燕是怎么来的?

旅游标志马踏飞燕,是中国甘肃省旅游局于1983年确定的一个旅游标志。这个标志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马踏飞燕”故事,寓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繁荣昌盛。“马踏飞燕”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选择“马超龙雀”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其涵义丰富而深远。首先,天马行空、逸兴腾飞、无所羁缚,象征着中国旅游业的美好前景。它代表着中国旅游业如同天马一般,充满无限的想象和可能性,预示着未来的发展将更加辉煌。其次,马作为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象征着奋进的精神。

我国旅游标志中的天马形象源自著名的东汉文物“马踏飞燕”。这件青铜工艺品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的东汉墓,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铸造技艺。马踏飞燕的形象是一匹头部短小、颈部修长、身躯浑圆、四肢修长、弯尾上扬的骏马,它正嘶鸣着,右后蹄下踏着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

中国旅游的标志是马踏飞燕,也被称为马超龙雀或铜奔马。这个标志源于东汉时期的青铜器,于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中出土,现在被珍藏在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的形象展现了一匹骏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的壮美姿态,其大胆的构思和浪漫的设想,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

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东汉铜奔马在1983年10月被 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马踏飞燕”的形象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旅游局的识别标志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的主体形象,是 一级文物。

中国 旅游局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和研究,于1985年确定选用马超龙雀为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 马超龙雀。曾命名“马踏飞燕”。后经历史学家考证,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云:“龙雀蟠蜿,天马半汉。”《后汉书》也有“明帝至长安,迎娶飞廉并铜马”的记载,故正名曰:“马超龙雀”,简称“天马”。

你可能想看: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