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几千年前中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化史)

几千年前中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化史)

勤科信
勤科信管理员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几千年前中国语言文学,以及中国语言文化史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今天学习它,有怎样的意义?

不可否认,《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在古代,让人们学习孔子及其儒家典籍,便于封建统治者统治。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

中国文学的起源

1、最早期的诗歌总集出现在西周时期,也就是诗经的诞生,它以现实主义精神为主来歌颂,还有各种艺术手法,开创了中国文学最早的诗歌文化。到了战国后期,开始出现了独立的个人自创文学作品,屈原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这个时期,很多的创作方法也在这里已经形成了,它为我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先秦文学。包括原始社会和夏商周以来的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个阶段。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先秦文学以诗歌和散文为主要文体。②秦汉文学。以汉代为主,以散文、汉赋、乐府民歌为代表。③魏晋南北朝文学。

3、我国史传文学的起源可追溯到传说时代,那时没有文字,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如黄帝擒蚩尤、鲧禹治水等,主要以口头流传。随着文字的出现,神话、传说、史诗被记录下来,如《左传》中的《三坟》、《五典》等,成为史籍的雏形。

几千年前中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化史)

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和劣势

1、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竞争激烈。虽然就业前景不错,但作为热门专业,每年报考人数众多,市场容纳能力有限,就业竞争激烈。部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产生劝退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不错,但是否选择仍应根据个人兴趣和优势决定。

2、总体来说,能说会写是这一专业的竞争优势,看上去没有什么顶势的技术性,综合能力高的毕业生就业岗位挺多。汉语言文学专业近些年十分受欢迎,不论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填写全过程中。或是在大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学生就业的情况下,全是展现两旺趋势。

3、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方向做教师工作。这是很多人认为最稳定的一个工作。并且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多数是女生,人们多认为女生身上有教师的气质。所以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首要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方向做公务员工作。因为汉语的学生的两大法宝,会说和会写,对这份工作很有帮助,所以在竞争中也比较有优势。

4、记者 ……尤其现在是流量的时代,新媒体岗位对于这个专业的人,是有一定优势的。一部分女生毕业,多数选择教育这个方面的工作,而且也可以去考公。对于女孩子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它也是有缺点的,毕竟像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一般的女孩子,都会报考这个专业,那么它的竞争力也会比较大。

5、深入研究汉语言。上面两点是出于找工作等原因考虑的,但是因为抛开这两点,我们就要谈及最根本的原因——你是否愿意继续深造。如果你喜欢,也继续愿意学习,在家庭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考研是最合适你的。汉语言考研的劣势 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考研难度大。

中国古代文学分为几个时期?

1、古代文学(先秦--清朝)。近代文学(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近代文学即中国现代化孕育期的文学,反映了中国文学挥别传统、重塑现代的特殊精神追求。现代文学(“五四”文学革命以后)。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

2、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悟。元代时期的曲,如马致远的《汉宫秋》,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明清时期的小说,如《红楼梦》,展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我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主要样式,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3、因该是4个时期 (一)古代文学,从远古到西晋; (二)中世纪文学,从东晋到明代中叶; (三)近代文学,从明嘉靖到五四运动; (四)现代文学,五四运动以来。

4、宋代时期,词成为文学的主要形式,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受到欢迎。元代时期,曲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喜爱。明清时期,叙事文学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文学作品更多地面向听众和观众。

5、按文学史的习惯,可以划分为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形式有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大量篇章脍炙人口。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6、唐传奇脱离了志怪小说记录奇闻异事的性质,成为有意识的文学创作,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2)散文: 唐代散文最重要的是古文运动的兴起,“古文”主要是对于盛行于六朝、在唐代仍据主导地位的骈体文(称“时文”)而言,指先秦两汉时期的不讲究骈偶的散文。

普通话是我国几年的历史

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大力 普通话”。1991年派出专门的调查组深入广东、福建的一些地区做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就两省 普通话的工作提出建议。

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 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5年正式规定普通话为 通用语言。普通话,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明清官话及更早的雅言。早在清末,普通话这一名称已出现于学界。1902年,学者吴汝伦在日本访问时,日本人提出中国应 普通话教育以统一语言。

广义的普通话至少也有3000年的历史了,狭义的普通话也至少有300年(1728年雍正王朝以北京话作为官话)的历史了。普通话的历史 根据研究和史料来看普通话的由来最早要追溯到汉民族共同语的产生,但这只是普通话形成的一个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的汉民族共同语才叫普通话,同时也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通用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苏对抗,为了避免国外敌对势力的联合绞杀,新中国迫切需要一种共同语来实现不同地区的新中国国民的沟通与交流,以举全国之力对抗外敌,而普通话有清代满族人两百多年的 历史和基础,因此继续沿用普通话作为官方用语。

几千年前中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化史)

4年12月23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最后通过了修正后的《汉字简化方案(初稿)》和《一九五五年工作计划大纲(草案)》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央 普通话工作委员会。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 普通话的指示》。

你可能想看: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