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资讯 / 危机四伏,宁德时代还能称王吗?

危机四伏,宁德时代还能称王吗?

勤科信
勤科信管理员

危机四伏,宁德时代还能称王吗?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和服务。

宁德时代已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十三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自2014年到2024年,十年来,宁德时代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的发展,快速成长,已经成长为电池行业的龙头老大。

然而,在这些亮丽成绩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隐患,危机潜伏!

01

财务很亮丽吗?

从宁德时代的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全年四个季度,营业总收入每期同比下降,但净利润却一直保持同比增长。

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797.7亿元,同比下降10.41%;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增长7%。

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668亿元,同比下降11.88%;净利润228.6亿元,同比增长10.37%。

2024年第三季度, 实现营收2590亿元,同比下降12.09%;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增长15.59%。

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3620亿元,同比下降9.7%;净利润507.4亿元,同比增长15.01%。

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847亿元,净利润139.6,分别同比增长6.18%、32.85%,经过几个季度之后,实现了双增长。

综合来看,2024年一年,营收同比下降,净利润同比增长,而这种情况以前都没有遇到过。

危机四伏,宁德时代还能称王吗?

那么,为什么2024年营收下降、净利润反而增长呢?

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产品价格下降,从2024年年报中,宁德时代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21.79%,但因原材料价格下降原因,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二是其毛利率、净利率双双上升,毛利率由2023年的19.19%上升至2024年的24.44%,净利率由2023年的11.66%上升至2024年的14.92%,净利率一季度甚至上升至17.55%;三是宁德时代去年财务费用大幅度下降,此现象一直延续至一季度。

然而,从财务上看,宁德时代存在着一个隐患,即资产负债率高居不下。

危机四伏,宁德时代还能称王吗?

从2014年以来,宁德时代的资产负债率一直高居不下,多年保持在60%以上,甚至一度超过70%,只有两次40%以上,在2014年和2015年甚至超过80%;权益系数也是波动较大,整体比较高。

这意味着宁德时代依赖债务融资较多,股东自有资本较少,财务杠杆较大,也表明宁德时代采取的财务策略比较激进,财务风险大。

这样的财务策略,在盈利能力较强时,可以显著提升ROE,放大股东收益;如若市场盈利能力下降或者市场环境恶化,利息负担和偿债压力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

对于宁德时代来说,这么高的财务杠杆,是因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以及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才得以维持,甚至呈现太平繁荣景象。

如果在市场中遭遇不利,或者新能源汽车发展减缓,宁德时代是否会被其反噬呢?别太乐观,不要忘记房地产行业的教训。

或许新能源汽车行业还有比较大的增量空间,但宁德时代可作为空间又有多少?其实,它也危机潜伏!

02

危机潜伏

宁德时代并不是可以“躺平”了,也不是完完全全高枕无忧。相反,它其实危机潜伏!

第一,宁德时代的产业链话语权是在下降的。

在产业链上游,宁德时代虽有布局,但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波动仍对其业绩产生显著影响,公司难以完全掌控原材料供应及价格。

在下游,国内二线动力电池厂商崛起,如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维权)等不断发力,缩小与宁德时代的差距,像比亚迪凭借自身技术在电池及整车领域发展迅速,使得宁德时代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据相关公开资料,2024年,宁德时代国内动力电池市占率微增1.89%至45.08%,但与2021年的52.1%和2022年的48.2%相比,领先优势持续收窄。

第二,在固态电池争夺战中,失去领先地位!

固态电池是未来电池技术重要发展方向,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优势。

但这一次,宁德时代已经不是王者姿态,不像原先保持着领先优势。

据相关公开资料,比亚迪计划于2027年前后启动全固态电池的批量示范装车应用;一汽全固态电池项目计划在2027年实现小批量应用;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和奇瑞汽车也均表示,计划在2026年至2027年间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或装车验证等等。而宁德时代也表示其固态电池计划于2027 年小批量生产。

此外,还有太蓝新能源、清陶能源、中创新航等,还有丰田、本田等一些外资企业,也早已聚焦于固态电池的研发。

这些企业在固态电池的研发、部署已经呈现追赶甚至超越的态势。到了那时,宁德时代的市场地位还能如此吗?

危机四伏,宁德时代还能称王吗?

第三,欧美市场困境,一波又一波。

欧美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重要市场,也是宁德时代海外业务拓展的关键区域,却面临诸多挑战。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尽管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对美直接出口占比相对较小,但储能电池领域对美国市场依存度较高。

据相关公开资料,2024年1-12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仍为美国,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的25%,占比较2023年提高4.2%。

若贸易战、关税战持续,美国储能项目对中国电池需求可能大幅下滑,严重影响宁德时代在美国储能市场业务。

在欧洲,欧盟发起的反补贴调查给宁德时代带来极大不确定性。长城汽车总裁穆峰曾透露相关情况,车企为应对政策变化,可能调整供应链。

同时,欧洲大力扶持本土电池产业,试图降低对亚洲电池厂商依赖,这些因素致使宁德时代在欧洲市场拓展困难重重,未来市场份额增长受限。

第四,盟友客户倒戈,宁德时代不再那么重要!

盟友客户的转向,影响着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

例如沃尔沃新款 EX90 因美国计划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额外关税,考虑转向美国本土电池供应商以降低成本。而此前小鹏汽车增加了电池主力供应商中航锂电,广汽新能源车也将中航锂电作为第一供应商,取代了宁德时代的部分份额。

这很好理解,车企为保障自身供应链安全和成本控制,会多元化选择供应商,这使得宁德时代面临盟友客户倒戈的风险,客户基础的稳定性受到挑战,进而影响其市场份额和营收。

03

利剑出鞘!

在危机潜伏下,宁德时代必须有所作为,果断作为!

在当下宁德时代尚有较强竞争力的情况下,其可以采取升华电池结构、赚取专利费、欧美本土合作经营、价格战收割中小厂商等几种措施。

第一,宁德时代可深入推进电池结构创新。

以麒麟电池为例,其采用第三代 CTP 技术,电池包体积利用率从第一代的 55% 提升至 72%。宁德时代应在现有 CTP 技术上,持续优化电芯与电池包一体化设计,进一步减少冗余组件,争取将空间利用率提升至 85% 左右。

如此一来,能量密度有望大幅提升,按照行业规律,能量密度提升或能使续航里程在现有基础上增加 150 - 250 公里。

不仅如此,还可以推进电芯接口标准化。

比如,将现有方形电池的尺寸、电极连接方式、热管理系统接口全行业标准化(类似USB-C统一充电口),车企只需一次底盘设计,即可适配宁德时代所有电池类型。即使未来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翻倍,车企也必须维持相同尺寸规格(否则无法兼容现有车型),变相迫使固态电池厂商“戴着镣铐跳舞”。

第二,利用丰富专利,赚取专利费。

截至当下,宁德时代已经超过20000项技术专利。从钠离子晶体结构优化到自生成负极界面控制,这些积累十余年的知识产权正在转化为产业优势。

借助丰富的专利池,宁德时代可以一方面能防止技术被抄袭,另一方面可向使用相关技术的企业收取专利费。据市场调研,新进入电池领域企业对专利需求旺盛,宁德时代可向其开放部分非核心专利授权,参考行业惯例,按电池产量收取 0.5% - 2% 的专利费,以此拓宽盈利渠道。

危机四伏,宁德时代还能称王吗?

第三,欧美本土合作经营,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面对欧美市场贸易壁垒与本土供应链需求,宁德时代可与欧美本土车企、零部件供应商深度合作。在美国,与特斯拉、福特等车企建立合资电池工厂极具潜力。这些企业在当地拥有庞大销售网络。宁德时代与之合作,利用自身先进技术本地化生产,既能规避可能高关税,又能快速融入当地市场。

在欧洲,与大众、宝马等车企合作,参与其供应链体系。欧洲车企对电池安全性、性能有严格要求。宁德时代可定制化研发产品,同时与当地原材料供应商合作,保障原材料稳定供应,提升在欧美市场竞争力与市场份额。

第四,以价格战巩固行业地位。

宁德时代可凭借规模与成本优势应对中小厂商价格战。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降低采购成本。例如,与主要锂矿供应商签订长协后,碳酸锂采购成本可比市场均价低,在保证质量前提下适度降价,挤压中小厂商价格空间。

宁德时代还可推出针对不同市场定位的产品系列。对于价格敏感的中低端市场,推出入门级高性价比电池产品,以价格优势收割市场份额,该类产品价格可较同类产品低 5% - 10%。对于高端市场,凭借技术优势推出高性能、长寿命产品,如搭载先进技术的电池产品,续航里程较普通产品提升一定程度以上,以技术溢价维持高利润,在价格战中稳固地位并实现利润最大化。

趁当下还具有较强的实力,主动发起市场博弈战。

此外,在钠离子电池发布先导之机,凭借自身技术与市场优势,主导制定钠离子电池的性能、安全、检测等行业标准,规范市场,提升行业话语权,把在锂电领域的光荣成就复刻到钠电领域。

04

结语

综上所述,宁德时代以较激进的财务策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迅猛发展,成为全球的锂电龙头企业。

但是,这是经营策略在行业快速发展、市场盈利能力较强时,可以维持着太平繁华的景象,一旦遭遇市场不利、行业发展放缓,则可能演变为颠覆式的挑战。房地产行业正是如此。

危机四伏,宁德时代还能称王吗?

而宁德时代虽然贵为锂电龙头企业,却隐藏着产业链话语权下降、固态电池失去领先地位、欧美市场困境、盟友客户倒戈等风险挑战,这些挑战都极大影响宁德时代的未来发展,不得不重视。

基于此,本文希望宁德时代采取果断措施,“利剑出鞘”,从电池结构创新、赚取专利费、欧美市场本土合作、价格战巩固行业地位,以及主导钠离子电池行业标准,期待宁德时代继续书写传奇!

因为新能源行业,所以有了宁德时代;而宁德时代也让新能源行业增添了光彩!那么,宁德时代还能绽放多少光彩,江湖见分晓!

(转自:金投研)

你可能想看: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