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中国近当代文学的特点(中国近代文学形式有哪些)

中国近当代文学的特点(中国近代文学形式有哪些)

勤科信
勤科信管理员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近当代文学的特点,以及中国近代文学形式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什么是中国当代文学特点

1、中国当代文学,首先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其次指的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它限定在“中国大陆”这一范围之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中国作家,主要分为传统文学作家、新时期作家、中国先锋文学作家、中国自由作家和中国通俗流行文学作家等五大类。

2、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其中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而我们现在所讲的“中国当代文学”是一个狭义的概念,特指1949年后中国大陆的文学。主要是开放性和整体性两大特点。

3、当代文学的基本特点 新中国成立带来的巨大历史变革,人民当家作主、创造历史的自觉努力,为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新中国的作家坚持真实地、历史地、在现实的变革和发展中反映生活,自觉地把革命现实主义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最根本的创作原则与方法。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性质和特征

中国当代文学延续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脉络,起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其性质为社会主义文学,这一概念虽不完全科学,但已成为约定俗成的定义。当代文学的范畴不仅包括大陆的文学创作,也涵盖了港台地区的文学作品,这是一个宽泛的外延。

中国近当代文学的特点(中国近代文学形式有哪些)

新时期:80年代文学处于拨乱反正的过渡时代。恢复五四时期的文学传统是其 特征。90 年代,由宏大的历史叙述,转向个人的叙述立场,特别是对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和主体确认。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在50、60年代逐渐形成了代表社会主义新中国文学的主导性风格与特征,即注重题材与主题的重大性与时代性,自觉追求具有“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的史诗性,对民族性格进行具有历史的纵深度的开掘,创造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以及从历史进程中所汲取的昂奋的战斗精神。

中国当代文学的特征:深厚的政治情节 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 文学 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①1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

中国当代文学在思想艺术上有哪些特征

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③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特点: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在50、60年代逐渐形成了代表社会主义新中国文学的主导性风格与特征,即注重题材与主题的重大性与时代性,自觉追求具有“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的史诗性,对民族性格进行具有历史的纵深度的开掘,创造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以及从历史进程中所汲取的昂奋的战斗精神。

特征:人的觉醒、国民性问题、批判倾向(封建专制、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幸福、关注低层)。白话文学思潮:批判文言——对汉字的批判、对文言的文化学批判。特征:现代化、民族化。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主题:人性、社会、革命。理论有:以人为本、新写实主义、社会主义。

现代主义文艺四个基本审美特征:1.主体消失。在后现代文化氛围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制度被颠倒了,现代主义中的个性和风格被消除得一干二净,主体成了某种破碎的幻象。2.深度消失。

中国近当代文学的特点(中国近代文学形式有哪些)

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随着诗歌结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艾青的诗歌以它紧密结合现实的、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以精美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特点

1、文学商业化、边缘化;诗歌:归来诗人;朦胧诗;第三代诗歌运动,个人化写作 小说:寻根小说(知情小说等);现代主义与“先锋”小说(西方色彩);“新写实”热潮 散文:悲悼散文、报告文学、散文热。

2、但是,巴尔扎克正如这一流派的伙伴们司汤达,狄更斯、萨克雷以及果戈理一样,都不曾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标明他们的新型的文学流派。在俄国,首先使用这个术语的是文艺理论家皮萨列夫(见他的(现实主义者》),不过,那已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事了。

3、进人世纪之交,一批更年轻的“新生代”学人又为学者散文创作带来了更清新的空气有的论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文学“领袖风骚”的就是学者散文,已经构成了“90年代中国文学的总体表现特征之一”。

4、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反思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在特殊的审美感受中受到启迪和鼓舞。

你可能想看: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