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绝美文学作家(外国文艺作家)
今天给各位分享外国绝美文学作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外国文艺作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推荐好书及理由
1、好书推荐:《活着》推荐理由:真实感人的故事 《活着》以余华的代表作展现了生活中的苦难和人性的光辉。通过对主人公经历的深刻描绘,真实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生存状态,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坚韧和生活的无常。
2、推荐好书:《百年孤独》。以下是推荐理由: 叙事手法独特且引人入胜 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加西亚·马尔克斯巧妙地融合了现实与超现实、历史与神话,创造出一个瑰丽奇特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展现出人类永恒的孤独感和追寻意义的渴望。
3、该理由可以从主题内涵、文学艺术性、情感共鸣等方面阐述。主题内涵:描述书的主题以及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或价值观,如人性探索、时代背景、文化深度等,解释为何这个主题对于读者有启发意义或重要性。
《飘》读后感
在《飘》中,我记忆中似乎是好象全部的人都垮了,最后只剩思嘉了。在书中我所喜爱的人中还剩这么根独苗,还是有点安慰啊。可是我一遍读下来就很难有兴趣再次去读第二遍了。不像《傲慢与偏见》,我已经读了好几遍了,两者都是以情节取胜的。何以有如此不同呐。
《飘》读后感1 这本书,至今还是我喜欢的读物之一。曾经无数次重新翻阅此书,还常常复述这故事,如同一段有趣的回忆。我思索着,这本书之所以如此吸引我的地方,到底在哪里。 感想一:善良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飘》读后感1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经典名著《飘》是美国文学中最畅销的书籍之一。米切尔一生中只发表了《飘》这部长篇巨著,她也因这部名著荣获了美国 最高奖——普利策奖。《飘》一直受到历代文学者的高度评价,当然也被多数人阅览。
读《飘》的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却非因感动,而是气愤。气愤于郝思嘉的卑鄙、残忍与阴险。我期望女主角温良贤淑,大度宽容,或纯洁善良、忠贞不渝,不想,她却在订婚宴会上,为了报复,色诱梅来弟弟,气愤至极。
书中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这句话,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人为实现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它不仅仅是一部描绘爱情的小说,也是一部充满励志色彩的作品。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飘》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经典之作,受到了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海燕的文章
1、《海燕》又名《海燕之歌》,是高尔基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诗。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
2、《海燕》 -郑振铎 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
3、海 燕 高 尔 基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4、它们的胆怯、自私和逃避现实,对比、烘托出了海燕勇敢、执著、不畏强暴和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正是在对暴风雨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所形成的鲜明对照中,一个勇敢无私、乐观坚定、卓然不群的海燕的形象呼之欲出。
5、在这篇作品中,高尔基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即将来临之际表现出的勇敢与欢乐之情的生动刻画,深刻揭示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革命形势的急剧发展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们坚强无畏的斗争精神。文章热情歌颂了这些先驱者,并预言了沙皇黑暗统治的必然崩溃,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的胜利前景。
6、高尔基写《海燕》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动当时的人们参与革命浪潮,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具体原因如下:时代背景:当时俄国正处于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工人运动高涨,沙皇统治动摇。新时代脉搏:高尔基触摸到了新时代跳动的脉搏,希望通过文章传达出革命即将到来的信息。
毛姆心目中的十大小说家
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19-1891)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与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齐名。梅尔维尔身前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直到20世纪20年代,梅尔维尔的价值才被美国文学界发现,其中他的《白鲸》(Moby Dick)被英国作家毛姆认为是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梅尔维尔被誉为美国的“莎士比亚”。
《傲慢与偏见》的时代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是一个等级较为分明的 ,它的等级结构呈金字塔形,正如列宁所说:“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因此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是不同的。
《傲慢与偏见》描写中产阶级男女的爱情与婚姻。在奥斯汀之前,18世纪后期的英国小说中有一股女性感情潮流,充满伤心流泪的感伤情调和为忧郁而忧郁的嗜好。《傲慢与偏见》作品生动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被英国小说家和戏剧家毛姆列为世界十大小说之一。
简·奥斯汀(1775-1817)是英国十九世纪初的小说家,她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而持久的地位。奥斯汀一生所写的六部精彩小说.已成为纯正英语的典范。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被毛姆列入世界十大小说名著。这部小说写成于1796年,原书标题为《第一印象》,后经过作改写并于1813年用现名发表。
也接近了现代生活的真实。奥斯汀通过喜剧性的手法,探讨了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的心理变化,以及她与达西的婚姻如何成为“为天下有情人树立一个榜样”的幸福典范。这部作品不仅反映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乡镇的生活和世态人情,也被毛姆列为世界十大小说之一,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