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描写海棠的诗歌苏轼(海棠诗句苏轼)

描写海棠的诗歌苏轼(海棠诗句苏轼)

勤科信
勤科信管理员

今天给各位分享描写海棠的诗歌苏轼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海棠诗句苏轼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一朵梨花压海棠出自哪首古诗?

《白衣裳二首》原文:雨湿轻尘隔院香,玉人初著白衣裳。半含惆怅闲看绣,一朵梨花压象床。藕丝衫子柳花裙,空著沈香慢火熏。闲倚屏风笑周昉,枉抛心力画朝云。《一树梨花压海棠》是民间故事里的一句诗,化用自元稹诗《白衣裳二首》的“一朵梨花压象床”,用来调侃老年丈夫娶年轻妻子。

当时与张先常有诗词唱和的苏轼,随着众多朋友去拜访他。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于是随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风趣幽默的苏东坡则当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原诗: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这首诗委婉地表达了老牛吃嫩草的意思。这首诗出自宋代苏东坡的《戏赠张先》苏东坡的好友、“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的“张三影”张先新纳了个小妾。这一年,张先恰好80岁,而这位新纳的小妾却年仅18岁。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赏析

赏析散文开篇描写游定慧院东小山,观赏海棠和枳木,醉酒花下。描写海棠只用“特繁茂”一笔带过,引出“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以昔游之乐烘托今游之乐,具有浓重的抒情意味。

定惠院在黄冈县东南。苏轼元丰三年 (1080) 初到黄州,有“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中有“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之句,把海棠看作是空谷中天姿绰约的佳人,其间也隐寓着作者遭贬谪的寂寞和忿懑。

描写海棠的诗歌苏轼(海棠诗句苏轼)

虽然用了典故,却使人不觉,原因在于运化入妙,情景真切。这首绝句,由于造语之工,想象之妙,感情之真诚,构思之别致,所以历来脍炙人口。早在南宋时期,它便和东坡的另一首作于元丰三年的七古诗(《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起,为人们广泛传诵。

这个故事出自于《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苏东坡老夫子一生所写海棠诗词不少,独这诗的标题毫无美感,既不简洁,也无深意,而且显得很拖拉,但这首诗是宣泄内心情感的诗。后世有说东坡平生一恨事,海棠无香。

描写海棠的诗歌苏轼(海棠诗句苏轼)

宋代王淇的《春暮游小园》写道:“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此诗描绘了海棠花开时的娇艳和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苏轼的《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则表达了对海棠花的赞美:“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你可能想看: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