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朱自清俞平伯文学团体(朱自清与俞平伯同游秦淮河)

朱自清俞平伯文学团体(朱自清与俞平伯同游秦淮河)

勤科信
勤科信管理员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朱自清俞平伯文学团体,以及朱自清与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中国现代主义诗群的为人生派

1、文学研究会的诗人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因此常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派。

2、世纪初至1920年代:尝试派、文学研究会(人生派)、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湖畔诗派、新格律诗派(新月派)和中国早期象征诗派。19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群、七月派和汉园三诗人。1940年代:中国新诗流派和九叶诗派。1950年代:现实主义、新现代主义(现代派诗群)、蓝星诗群、创世纪诗群。

3、年,胡适出版了《尝试集》,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胡适、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刘半农、刘大白等。人生派:1921年成立的文学社团,代表诗人有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他们倾向于现实主义,主张“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

4、年代,中国现代派诗群和七月派崭露头角,汉园三诗人则以其独特的才情引起了广泛关注。1940年代,中国新诗流派和九叶诗派相继兴起,标志着诗歌创作的新阶段。1950年代,现实主义和新现代主义(现代派诗群)开始占据主导,蓝星诗群和创世纪诗群也在此时崭露头角。

中国新诗社的名词解释

中国新诗社-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诗歌社团。1921年成立于杭州。主要组织者朱自清、俞平伯、刘延陵、叶绍钧等,1921年1月创办的《诗》月刊。

文学态度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主张“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主要成员朱自清、叶绍钧(叶圣陶)、刘延陵、俞平伯等之后在上海成立了现代文坛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并于次年1月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

新诗的主流是现实主义,而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则时隐时现,与之互补而共存。 “五四”新文化运动,新诗是中国现代诗歌主体。最早新诗刊物《新青年》,此刊最早新诗作者: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到1918年底 胡适是第一本新诗集《尝试集》的作者。

朱自清俞平伯文学团体(朱自清与俞平伯同游秦淮河)

《诗》月刊。1922年,叶绍钧、刘延陵、朱自清等以“中国新诗社”名义创办第一个新诗刊物《诗》月刊。

清华文学社的主要成员有

1、清华文学社的主要成员有朱湘、梁实秋和闻一多。清华文学社:原名”小说研究社”,20年代初期青年学生的校园文学团体。1920年在北京清华园成立,发起人闻一多等。该社以切磋文学创作,探究人生真谛,“在新文学园地从事栽培工作“为宗旨。曾受到在该校任教的俞平伯、朱自清、杨振声等人的鼓励和支持。

朱自清俞平伯文学团体(朱自清与俞平伯同游秦淮河)

2、年,闻一多成为清华文学社的重要成员,并在1922年赴美留学,学习绘画和文学,同时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他的诗作《太阳吟》、《孤雁》等,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切思念。 闻一多回国后,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

3、1921年11月,清华文学社成立,闻一多为其中核心成员。他在文学社中发表了《诗的格律研究》的演讲,并于次年完成了《律诗底研究》,这标志着他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的格律化理论。 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期间他不仅学习了绘画和文学,还深入研究了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

4、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

你可能想看: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