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常识(中国法律常识书籍推荐)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法律常识,以及中国法律常识书籍推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民事法律小常识100条
(第十六条) 八周岁孩子可以“打酱油”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子女抚养责任不变: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共同抚养责任,见《民法典》第1084条。探望权不容剥夺:离婚后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见《民法典》第1086条。家务补偿有法可依:在离婚时,承担家务多的一方有权要求补偿,见《民法典》第1088条。
如果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有权向所在单位要求享受工伤待遇。 如果对行政机关的罚款、吊销执照、行政 等行为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 如被公安机关传唤或拘传,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24小时。
十条法律小常识 如果你在街头看到有人兜售小国旗,你一定要知道这种小国旗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是不允许使用的。如果你仅仅是想装饰你的案头或房间,那么请你使用鲜花,而不要使用国旗。
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有: 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将人碰伤,监护人必须承担医疗费用。 继承权是男女平等的,嫁出的女儿别忘了父母遗产有您的一份。 如果被从楼上掉下的花盆砸伤,可以把它们的管理者告上法庭。 如果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有权向所在单位要求享受工伤待遇。
法律小常识(一)我国《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于子女抚养教育法定义务,也可以视为完成或基本完成。
学生应该掌握哪些法律常识?
1、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了解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受教育权、言论自由权、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等。 法治原则:掌握法治的基本原则,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程序正义等。
2、网络安全。不要在网络上盗用他人作品,不要公开谣言和侮辱性言论,也要保护个人的网络账号和密码等信息。环保意识。不要随意乱扔垃圾,并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等环境污染物品。交通安全。需要有效地保护个人和他人的交通安全,比如规范自己的交通行为、正确佩戴安全带、穿好头盔等。
3、小学生可以学习一些与他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常识,如交通规则、消防安全、网络安全等。这些常识能够帮助他们避免危险、维护自身权益,并促进社会和谐。法律责任:学习法律知识还需了解违法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和责任。
4、大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法律常识有:首先,应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 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其次,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树立法律权威即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生活中常用法律小知识
1、被公安机关传唤或拘传,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24小时。这规定了公安机关的权力界限,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未满18岁的孩子夜不归宿,监护人必须对其进行教育,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这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有: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将人碰伤,监护人必须承担医疗费用。继承权是男女平等的,嫁出的女儿别忘了父母遗产有您的一份。如果被从楼上掉下的花盆砸伤,可以把它们的管理者告上法庭。如果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有权向所在单位要求享受工伤待遇。
3、了解一些法律小常识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我们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例如,捡到贵重物品而不归还失主,这在法律上是违法的行为,同样,如果在银行自动取款机出现故障时,取出了钱而不退回,这也属于违法行为,并且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毒害品:凡是小剂量进入肌体,既能损害和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使肌体的病理状态,甚至死亡的物质叫做毒害品。 4放射性物质:凡是原子核不稳定,不断地向周围辐射出内眼看不到的射线的物质叫做放射性物质。 4治安管理的特点是:(1)治安管理是一种 行政管理行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