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文学批评的异同(庄子与文学批评的异同之处)
今天给各位分享庄子与文学批评的异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庄子与文学批评的异同之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提问有哪些
1、(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2、(《闲情偶寄·结构第一》)对小说、戏曲文学创作的探讨,构成了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新的特点。 从小说理论批评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小说序跋;一是小说评点。
3、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
4、《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四篇,从不同角度对过去时代的文风,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评,并对批评方法进行专门探讨,可称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下部的这两个部分,是全书的精华所在。最后一篇《序志》说明自己的创作目的和全书的部署意图。
5、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在不同时期经历了丰富的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儒学衰退和思想解放,文学理论批评逐渐独立,如曹丕提出的“夫文本同而末异”,强调文学与其它著作的差异性。风韵、气韵等概念和理论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民族特色。《文心雕龙》等理论名著的诞生,标志着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高峰。
先秦儒家文学思想及其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
1、语言文字的影响:先秦文学以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对当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诗经》中的叠字、叠句等表达方式,为后代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左传》等历史散文为后代史书写作提供了范本。
2、《老子》、《庄子》却对后世的文艺思想,包括文学理论批评,具有深远的影响。道家崇尚自然无为,这本来不是关于文学的说法,但在文学创作、文学鉴赏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崇尚自然的主张被运用到文学批评上,就成为了发对雕琢、提倡自然美的理论根源。
3、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文艺思想,不同流派、不同时代,文艺思想也有差异。 先秦儒家的文艺思想主要包括孔子和孟子的文艺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并且主要体现在其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以及《礼记·乐记》中;先秦道家的文艺思想主要包括老子和庄子的文艺思想,以老子为代表,但在其著作中少有直接体现。
4、先秦时期对后代文学理论批评影响 的两部著作是 《庄子》《孟子》《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庄子的文艺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意在言外”的创作规范。庄子的得意忘言说,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庄子的这种美学思想对于后代文艺产生的影响是,一方面引发了人们对博大雄奇的壮美境界的追求,如杜甫提出“鲸鱼碧海”、韩愈提出“巨刃磨天”等都是;另一方面“大美”的自然、本真、天放的本性又引导后世文人反对人为斧凿雕琢艺术,追求自然、素朴的风格境界。
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对古代文学理论的影响,主要是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中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义(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
老子的文化意义体现在儒道互补和价值倒置上,提倡回归自然和无为而治,反对过度雕琢。庄子的文化贡献同样显著,他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由与真实,其文艺思想倡导朴素自然的审美观。《庄子》中的“天地大美”与“天籁”概念,影响了中国文论中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反对人工雕琢的美学理想。
《庄子》在文学上的影响很大,自贾谊、司马迁以来,历代大作家几乎无一不受到它的熏陶。在思想上,或取其愤世嫉俗、旷达不羁,或随其悲观消极、颓废厌世;在艺术上,或赞叹不已,或汲取仿效,并加以发挥,从而创造了许多中国古代文学中多姿多彩的艺术作品。
发表评论